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室的支持!
本工作室承接:应用开发维护,网站开发维护,市场营销策划服务,欢迎咨询
沃克极米软件工作室
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室的支持!
本工作室承接:应用开发维护,网站开发维护,市场营销策划服务,欢迎咨询
我们总是会感觉,自己是衬托红花的一朵绿叶,是大雨淹没的一颗水滴,是烟花背后清冷的黑夜。我们总是羡慕别人故事里的主角,天生自带光环,而我们自己却找不到生活的方向。但我相信,每一个人来到世间,都有他存在的意义。绿叶再轻,也象征着生命的盛宴;水滴在小,也折射出彩虹的容颜;黑夜再黑,也衬托出烟花的璀璨。既然来了,何不好好地活上一回、认真一回、勇敢一回、冲动一回、爱一回、恨一回。我们也许是别人故事里的配角,但至少有一个舞台,我们永远,都会站在最中央。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主角。
你知道你在浏览器输入百度的网址之后,背后做了什么操作吗?
其实这主要是想看看你对计算机网络协议的了解。
我们经常使用浏览器上网,在想要查询某些网站的时候,我们都会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一段字符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网址」,其实我们说的这个「网址」,指的就是URL,URL的全称是Uniform Resource Location, 叫做 「统一资源定位」。比如我们想要访问 Baidu,应该会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http://www.baidu.com。
这时候我们可以看到 URL 中两个比较重要的部分,一个是协议,一个是资源名称,它们被 「://」分隔开,左边的 http 就是协议,右边的 www.baidu.com 就是资源名称。我们这里用到的协议是 HTTP 协议,他的全称叫做超文本传输协议,网络上的请求协议有许多,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其它协议有 FTP 协议,HTTPS 协议等等。
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传输数据的时候,需要通过相应的规则才能获取相应的资源,我们这里使用的 HTTP 协议,可以给我们提供超文本文档。
资源名称资源名称是一个完整的地址,它的格式是完全取决于协议而定,不过在大多数的协议里面,资源名称都包括:
1.Host Name :主机名,也就是服务器的名称,一般是域名,也就是域名对应的这台服务器的 ip 地址, 例如http://www.baidu.com 中的 www.baidu.com 就是主机名。
2.FileName :文件名,也就是我们要访问服务器上某个位置上的文件,这个文件所在的路径名就是FileName,例如我们要访问 a 服务器上的老师目录下的照片,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访问:http://www.a.com/teacher/照片.jpg这里的 teacher/照片.jpg 就是FileName。
3.Port Number: 端口号,这个是用于连接的端口,我们默认访问不需要输入端口,是因为 80 是默认的连接端口,一般服务器上有 0-65535 个端口,他开放哪个端口给你访问,你就只能通过它给你的端口进行访问!这个端口后一般是在尾部添加冒号,在冒号写上端口号。例如:http://www.baidu.com:80
4.Parameters :请求参数,我们可以通过参数去访问特定的资源,一般在访问的地址后面添加 key-value 的相识的值去访问,例如我们要访问 a 这个网站的老师目录下第一到第十张照片就可以这样呀访问:http://www.a.com/teacher/pic/img?start=1&end=10
1.浏览器(这里以Chrome为例)将你在地址栏中的地址发送给DNS服务器。
2.Chrome通过 DNS 去查找 baidu.com 这个域名对应的IP地址:
3.浏览器给 baidu 服务器发送一个 HTTP 请求
获取到 baidu 的 ip 地址之后,就可以给 baidu 这个服务器发送 HTTP 请求了,我们通过 URL 地址去发送的时候是一个GET 的请求,这时候会向 baidu 服务器发送一个 header 信息:经常写反反爬的话你应该知道其中
4.baidu服务器301重定向响应
因为刚刚我们在 Chrome 浏览器中输入的是 baidu.com 而不是www.baidu.com,这时候 baidu 服务器就会将我们的请求响应一个 301 永久重定向到 www.baidu.com。
5.Chrome浏览器请求重定向来的地址
这时候 Chrome 浏览器知道 www.baidu.com 才是 baidu 希望访问的地址,那么这时候 Chrome 浏览器就会给 baidu 服务器发送另一个请求。
6.baidu服务器处理请求baidu服务器在这个时候接收到了请求,它会去查看请求它的参数还有 cookie 信息,然后会进行一些操作处理,例如对数据进行存储,从数据库中获取需要被请求的数据等。
7.baidu服务器返回HTML响应
当 baidu 服务器处理好之后,就会给浏览器返回数据了,这个时候会有一个 Response Headers 发送给浏览器:Response Headers 说明了是否缓存这个页面,怎么去解释响应信息,cookie 的设置,隐私信息等。
8.Chrome浏览器显示baidu页面这时候 Chrome 浏览器获得了响应内容,就开始显示 baidu 的HTML页面了,浏览器在显示的时候,发现需要获取其他的标签内容,比如图片、css 样式表、JavaScript 文件,那么浏览器就会继续对 baidu 服务器去发送请求这些内容,这些静态的文件baidu 会把它进行缓存,利用内容分发网络(CDN)进行分发,所以这些静态文件在很多 CDN 数据中心都有备份,所以浏览器很快就能获取到这些静态文件。从而进行页面吧的完整的显示:
当然,这只是浅谈一下,让你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如果你对网络方面感兴趣的话,可以去了解一下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什么是报文,什么是分组交换,如何握手以及各层之间的关系,比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运输层等。
Chrome浏览器会先查找有没有缓存的 DNS 记录,如果在浏览器缓存没有找到需要的记录,就会去做一个系统的调用,获取系统缓存的记录;如果没有记录请求会继续到路由器上,路由器上有自己的 DNS 缓存;如果没有记录就会到 ISP 的 DNS 缓存中查看记录;如果没有记录就会在 ISP 的 DNS 服务器从根服务器域名服务器开始递归搜索最后得到 IP 地址。
美国对于5G领先地位的焦虑和压迫感与日俱增。为什么在4G时代全面领先的美国,在5G时代如此焦虑?
其实源自于5G频段选用。美国主要专注毫米波的部署,但毫米波与Sub-6相比覆盖面积远远不及后者。由于低频段牢牢掌握在军方手里,涉及国家安全问题,导致美国5G商用陷入尴尬境地。
毫米波之殇 让5G陷入尴尬毫米波之殇5G技术路线之争,实质上是频段之争。
目前全球采用两种不同频段部署5G网络,分别是30-300GHz之间的频段被称为毫米波;另一种集中在3GHz-4GHz频段的被称为Sub-6。美国运营商主要专注于5G毫米波部署。为什么要选择在高频频段中部署5G网络?因为美国政府尤其是军方将大量3-4GHz范围内的频段用于军用通信和国防通讯,使得运营商很难拍卖得Sub-6拍照。甚至运营商难以共享政府的这一部分频谱资源。完败于Sub-6频段受制于无线电波的物理特性,毫米波的短波长和窄光束特性让信号分辨率、传输安全性以及传输速度得以增强,但传输距离大大缩减。根据谷歌对于相同范围内、相同基站数量的5G覆盖测试显示,采用毫米波部署的5G网络,100Mbps速率的可以覆盖11.6%的人口,在1Gbps的速率下可以覆盖3.9%的人口;而采用Sub-6频段的5G网络,100Mbps速率的网络可以覆盖57.4%的人口,在1Gbps的速率下可以覆盖21.2%的人口。
在Sub-6下运营的5G网络覆盖率是毫米波5倍以上。Sub-6只需要在原有4G基站上加装5G基站即可,大大节省了部署成本。从覆盖到成本,毫米波完败于Sub-6。
从4G领先到5G尴尬4G网络时代美国领先正是因为在竞标中获得了700MHz这一频段,得以在全美部署LTE网络。随着LTE网络在全球部署开来,移动应用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可以说频谱的成功,让美国主导了4G网络时代。
相比于美国,欧盟和中国则引领了Sub-6标准的建设。5G时代的领导者将在未来10年间获得数千亿美元的收入,并在无线技术领域创造广泛的就业机会。而美国的毫米波无法与全球其他频段的5G网络相兼容,形成了闭关锁国的状态。结束语毫米波与Sub-6相比处于尴尬境地。但美国国防部已经发现了这一问题,正在为5G网络腾退中低频段。但这一过程需要高昂的成本以及3-5年的时间进行。兼容毫米波和Sub-6后才能将5G网络产业全球化发展。
《破冰行动》真实案件背后,是2061名警察的命!
讲个故事吧。
故事很长,我慢慢讲,你细细听。
广东省汕尾陆丰市下面有个村子,叫博社村,博社村的村民都姓蔡,共分为三个房头。
一个名叫蔡东家的人,是村中房头的代表,在村里威望颇高。上世纪90年代,蔡东家在村内的海边承包了100亩虾塘。一年到头,起早贪黑苦干,能挣10万块钱左右。对于一户老百姓来说,不少,但说起来也不多。任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普普通通的人会亲手建立一个毒品王国。
1993年,在村中蔡姓宗亲中属于大房男丁的蔡东家,成了村里的治保会主任。3年之后平平无奇的一天,治安队员老蔡带着两个无业游民小陈和小洪找到正在虾塘里忙活的蔡东家,求他帮个小忙。
干啥呢,老蔡说想找个100平米的空地做一批要出口的石膏粉,为了逃税,需要秘密进行。并且为了保密,还要找几个村里人把四周看好。在农村找块地很容易,很快,蔡东家就在村里给找了块荒草丛生的坡头。
老蔡看完场地非常满意,得意地和蔡东家说,做石膏粉用不上一个月,事成之后给他20万,来看场子的人每人每天300块,一个月20万。
蔡东家第一反应就是他们要做违法的事。
但老蔡安慰他说只是偷税,就一个月,不会出问题的。想到一个月就能抵上自己两年收入,蔡东家没有犹豫太久,无论是场地还是人,都给安排上了。
很快,一排水桶,以及搅拌机和发电机搬进了院子。制好的石膏粉铺满了院子,太阳光一照,透出淡淡黄光。一个月的时间,就在蔡东家提心吊胆中过去了。
老蔡和他的朋友带走了500公斤所谓的石膏粉,20万现金也分文不差地交到了蔡东家手上。
半年之后,陆丰甲东镇出现了冰毒!
那时候蔡东家才发现,原来老蔡在自己找的空地上制造了500公斤冰毒!
按当时1公斤20多万的市场价来算,老蔡这一笔做的是上亿的买卖,给自己20万算是打发要饭的。蔡东家惊恐、愤怒,又觉得兴奋,因为隐隐觉得,靠自己在村中的威望,一条发家致富的大道已经铺开。
从1996年开始,陆丰镇经历了第一次大规模制毒,蔡东家眼见了村中那些穷村民一夜暴富。村中人倒也不傻,知道正是有蔡东家这个治保会主任保护,制毒贩毒才能如鱼得水。大家格外拥戴蔡东家,好处和金钱,一样都不能少。
树大招风,1999年陆丰第一次被国家禁毒委戴上“毒帽”,当地党委政府多次把三甲地区的党政干部换掉,花了大力气整治。
到了2004年,这种近乎猖狂的制毒气焰才被压了下去。
此刻的蔡东家,早已今时不同往日。2011年,蔡东家已经从当年的治保会主任变成了村支书,身兼陆丰市和汕尾市两级人大代表。
明里他是干部,暗里他是毒枭。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职务之便,秘密收集警方缉毒案的信息,然后在警方行动前通知重要的人员潜逃。贿赂、收买,甚至光明正大地去警察局捞人。
在蔡东家担任村支书的短短几年里,博社村成了陆丰制毒的重灾区,许多人参与其中,蔡旋就是其中的骨干。
2010年,蔡旋和老范因为制毒让人抓了,关了半年,因为证据不足给放了。在看守所里,蔡旋认识了毒贩林凯永。认识了林凯永之后,蔡旋成了他和博社村之间的中间人。
第一次交易,林凯永就往博社村拉了300公斤麻黄素。这一车麻黄素,价值2520万。在蔡东家的安排下,他把麻黄素转手卖给村里制毒的村民,一桶转手挣5万,12桶下来,一共60万。
前前后后一个电话的功夫,就挣了60万。
半个月后,6桶25公斤的麻黄素在老屋里变成了90公斤冰毒,每公斤能卖15万到18万不等。卖出这批冰毒,蔡东家总共赚了500万,手下的几个人也分别获利百万到几十万都有。
整个过程,不到一个月。
贩毒是掉脑袋的活,洗白毒资,让钱真正能到自己兜里,也是毒贩们要研究的一件事。毕竟挣再多钱,花不了也白费。蔡东家拿着制毒得来的巨款,买了豪车,搞起了房地产开发。他包下了一块占地8200多平米的楼盘,花了近7000万盖了个小区。如果这些房子正常出售,能卖出将近1.6个亿。
除此之外,他还开了一家当地最豪华的KTV。做毒品这行生意,要想能混得下去,就要有保护伞。在一次带毒和毒资过检查站的时候,林凯永发生了意外。他拉着2520万毒资的车,被例行安检的人给扣下了。他人在车中,想走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办?
砸钱!
老江湖林凯永很快发现审问自己的领导陈建群,同是潮汕老乡,他尝试着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拿100万做“辛苦费”,放了他。面对眼前的巨款,他们没有经得住诱惑。在汇报给上级后,当即得到了结论:交钱走人。陈建群开了600万的价码,林凯永还价到500万,最终谈妥。
当晚,林凯永带着剩下的两千多万和一公斤麻黄素从检查站全身而退。林凯永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但其实早已经被警方盯上了。
8月,林凯永接到电话,说要把前一阵他送麻黄碱的钱给他。林凯永刚好不在家,就让对方把钱送到他家。钱刚送到,警察就接到线报冲到他家里。林凯永的爹和亲戚加起来5个人,都被抓了。
听到消息的林凯永赶紧跑到深圳躲起来,并重蹈覆辙,找个人疏通关系捞人。
前后运作一番,总共花了两次钱,一次100万,一次200万,全当办这事的活动费。后来又掏了100万加上几瓶名贵洋酒,事办成了。赶在中秋节之前,5个人完好无损地放出来了。此时,博社村的贩毒体系已近乎完美。
村外放风,村内制毒,有原料供应,有销售渠道。村里每天都有好几个坐在摩托车上的小混混望风,只要有陌生人进村子,后面就有成群结队的人来跟踪。陌生人的一举一动,都随时汇报给村中的“大佬”。
民警想进村抓人,难于登天。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的发生过。一次上海警方在汕尾民警的配合下,开车进了博社村,对已经确定掌握的一名毒贩进行抓捕。
进村抓人容易,把人带出村子难。警察们把人控制住,准备开车回去的时候,早已经准备好的几十辆摩托车把警车团团围住。他们不是老百姓,而是手持棍棒和砍刀、穷凶极恶的毒贩。
村道两旁的屋顶疯狂地丢下石块和水泥板,将车砸得坑坑洼洼。蔡东家就如黑社会老大一样,杀气腾腾地站在摩托车队后,静静地看着被围困住的警察。情急之下,汕尾公安局的一位副局长和蔡东家谈判说:书记,我们今天进村就只抓这一个人,请他们让条路出来行不?
蔡东家半天没说话,回头使个眼色,石头雨停了,摩托车也让开了。那时候,博社村和蔡东家就是这么狂。
邪不压正,再狂的毒贩终究也是要被清剿的。
2012年,广东省委为了彻底扭转禁毒形势,省禁毒委派工作组进驻陆丰,着手端掉博社村这个毒窝。现实要比想象中困难,博社村地方虽小,但是人口众多,全村1700多户,耳目重重,一旦暴露,制毒犯迅速销毁证据就完了。当然,再难也要攻克,再苦也要坚持。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副局长王胜利派了10多名精英干警渗透进博社村。
经过一系列的排查与上百次的惊险意外,终于对博社村摸清个大概。调查接近白热化后,警方派出了无人机进行全村拍摄,对博社村内77个制毒窝点进行确认,精准定位。2013年末,在掌握到蔡旋极有可能要进行毒品交易后,警方立即设下伏击。
冬日的夜晚寒气逼人,民警在楼道里一蹲就是6个小时。终于在深夜等到蔡旋回家,一举抓获。
随后警方连破了两道门后,看见了一个设备齐全、流程完整的麻古工厂。小鱼小虾清扫开始后,终于要收网,抓住蔡东家这条大鱼。
抓捕蔡东家的过程并不困难,人在那里,当场抓获,但像他这样经验老道的毒枭,难的不是抓捕,是证据。蔡东家被抓时,民警只在他家搜到了十几万现金。猖狂的蔡东家放话说,只要一年半,他就可以出来。
甚至在被抓当晚,他就在纸条上写了电话号码给看守武警,说只要打这个电话告诉那个人他在哪,就给他10万块。但是武警随即就把纸条上交,不为所动。很快,在多名毒贩的供认下,蔡东家的心里防线崩塌了。随后,多名保护伞被抓。
至此,蔡东家完了。他对自己贩毒制毒的行为供认不讳。2018年8月,对蔡东家判处死刑,2019年1月17日,死刑执行。一代毒枭,到此为止。
毒贩蔡东家这就是2013年广东警方最大的一次行动“雷霆扫毒”汕尾行动。
在这次行动中,一举摧毁18个特大制贩毒团伙,抓获成员182名。捣毁制毒工场77个和1个炸药制造窝点,缴获冰毒2925公斤、K粉260公斤、制毒原料23吨、枪支9支子弹62发。
故事后来经过改编,变成了热播的电视剧《破冰行动》。《破冰行动》每集片头曲过后,都会有一排格外显眼的字写在那里:
本剧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一个禁毒警察有多难?
《破冰行动》中禁毒大队队长蔡永强曾说:干禁毒的,无非就是两种风险。
一种是生命危险
因为对手都是一些拿命赌钱的亡命徒。这个危险可能不光是自己,更有可能是搭档的、家人的。一位缉毒警就让自己的儿子在书包里放一根自行车链条用来防身。为这事他还问,自行车链条算不算凶器?
第二种是诱惑的风险
走毒的,来钱太快了,为了保命,他们会不惜血本地拿钱砸,几十万几百万地砸。对于毒贩来说,几百万不过几天的利润。可对于一个月只有两三千块、又要还房贷、去养孩子的年轻缉毒警来说,落差太大。
每一个缉毒警都在刀尖上行走,他们每一个人都在拿命保证毒品不再残害一代又一代的人。你说我们凭什么不抵制毒品,凭什么不抵制吸毒艺人?
在这些负重前行的缉毒警身上,我懂得了负重前行的意义。
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有些黑暗,你之所以看不见,是因为有人用生命把黑暗阻挡在了你看不见的地方!